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站 > 区县动态 正文
爱辉区罕达汽镇:风吹麦浪迎丰收
来源: 黑河日报           作者:
 

  秋意正浓,天气转凉,9月13日,记者走进爱辉区罕达汽镇南大河村的金色麦田里,看到农民们用热情和笑脸迎接着一年一度的麦收季节,收割机隆隆的作业声与农民丰收后的欢声笑语交织出一曲田园赞歌。

  南大河村农民年初在政府引导和大户带动下科学选种,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小麦种植面积。由于今年气温高、雨水适中,加之管理措施到位,小麦生长条件好,种植户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种地大户丛开旭家种植“龙麦36”140公顷,每公顷产量可达4500公斤以上,利润5000元左右,效益高于其他种植作物。良好的经济效益让丛开旭更加坚定了种麦为主的信心,他计划明年继续扩大小麦种植面积。

  罕达汽镇地处小兴安岭山脉顶端,是典型山区乡镇,小麦作为传统种植作物,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加之镇域耕地25.4万亩连片性好,适合大型机械作业,且土壤为草炭型黑土和沙砾土,土壤肥力较高,极其适宜小麦种植。近年来,该镇深挖小麦种植优势,着力补齐深加工缺失短板,打造“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加快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17年,全镇种植小麦8.6万亩,同比增长105%。他们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小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协调专业部门制定了《罕达汽镇绿色有机小麦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2020年)》,注重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确保做到有的放矢。科学确定种植区域,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全镇各村屯种植结构现状,将绿色有机小麦产业发展划分为核心区、紧密区和带动区,通过完善设施、做好保障等措施,计划到2020年绿色优质小麦种植达到15万亩以上,小麦种植成为罕达汽镇种植业支柱。罕达汽镇准确把握小麦种植业发展的瓶颈,着力解决精深加工短缺问题,注重发展实效,把引进加工企业作为重点,计划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降低种植风险,实现企业、农户良性发展。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