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站 > 城市资讯 正文
梦想, 从这里启航 ——写在五大连池德都机场首航之际
来源: 黑河日报           作者:林松涛
 

  梦想,从这里启航

   ——写在五大连池德都机场首航之际

  11月22日,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民用机场——五大连池德都机场正式通航,人们翘首已久的期盼终于成为现实,开启了五大连池走出去的又一扇窗口,拉近了五大连池与世界的距离,使五大连池这座矿泉旅游名城离振翅高飞的梦想更近。

  五大连池德都机场位于五大连池市区西南6公里,是黑龙江省重点工程,主体工程投资概算6.85亿元,配套工程投资概算8846万元,占地面积169.5公顷。本期工程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00吨的目标设计,飞行区等级为4C,主要设施包括一条长2500米、宽45米的新建跑道,一座3000平方米航站楼,4个机位的站坪,1座塔台,以及通信、导航、气象、供油、消防救援等配套设施。2016年3月19日,五大连池德都机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从开工到竣工验收,仅用18个月时间,创造了东北地区机场建设新速度。

  建设一座机场,腾飞一座城市。构筑立体交通网,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是历届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精心谋划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全市人民翘首企盼的梦想。该机场于2010年10月完成了选址,2011年4月纳入国家民航“十二五”规划,2013年12月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可研报告。从2009年到2017年,历经八载时光先后完成选址、立项、可研、总体规划、初步设计、工程建设等工作。2017年4月4日,顺利通过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组织的机场校验飞行;4月6日,南航黑龙江分公司机组人员在珠海翔翼模拟机训练中心完成了机场PBN飞行程序模拟机试飞工作;7月17日,在民航质量监督总站东北地区站监督下完成了机场工程整体竣工验收;7月28日,进行机场传统飞行程序和PBN飞行程序实地试飞;9月13日至14日,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组织召开机场工程行业验收和机场开放使用审查会,顺利通过行业验收;10月20日,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下发了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至此,五大连池德都机场工程建设完美收官。为保证机场尽快投入使用,去年10月,五大连池市分别与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航油东北公司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及航空油料供应和资产移交协议,实现了机场建设与运营管理无缝对接。

  机场建设之初,一个个困难和挑战接踵而来。面对工作人员没有机场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交叉作业施工难度增强、有效工期较短等问题,五大连池市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和干劲,坚持紧扣计划抓进度、严格标准抓质量、强化制度抓安全、选优配强施工队伍,及时完善工程控制计划,有效加强施工科学管控,着力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和百年工程。

  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机场建设任务,五市把机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为机场建设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保障,各相关单位在机场建设中鼎力相助,根据自身实际及工作特点,密切配合机场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场的建设得到国家民航局、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黑龙江省民航监管局等各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省、黑河市领导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工程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中航油东北公司、哈铁局、黑河市和北安市等单位也为工程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在机场的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严格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机场建设者更是抢晴天、战雨天,晴天一层土,雨天一身泥,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为更好地落实机场项目建设主体责任,五市成立了机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审计、质量监管、合同咨询、廉政建设、安全管理等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鹰击长空,壮志凌云。作为龙江丝路带立体交通网的重要节点城市,五大连池市将以德都机场通航作为新引擎,带动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