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青年在行动
——黑河团市委深入实施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
10月17日是我国第4个扶贫日,我市考入东北农业大学的两位家庭贫困学子在黑河团市委领取了2000元助学金,至此,今年全市“金秋助学”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32.4万元全部发放完毕。
年初以来,黑河团市委深入实施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了结对帮扶、志愿扶贫、圆梦助学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多措并举助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6月12日,黑河市青联委员深入五大连池市龙镇务本村慰问贫困户,举办了结对帮扶务本村的签约仪式,我市共青团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正式启动。
结对帮扶是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黑河团市委充分挖掘各方资源,成立了市青联、市志愿者协会、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三支扶贫工作队。各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驻村工作队密切配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助力贫困村加快发展、贫困户早日脱贫。青联组织企业界别委员与贫困户结对,为他们送去生活、生产物资,吸收农村青年到企业工作。市志愿者协会针对不同致贫原因贫困户,制定志愿服务方案,深入开展亲情陪伴、清扫房屋、课业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市青农协加大对贫困青年的创业培训指导力度,引导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同时,团市委积极助力生产脱贫。举办到村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实用技能培训17场,培训贫困青年600余人。全面加强见习基地建设,为贫困青年提供见习岗位100余个。举办了黑河共青团“百企千岗”、“春风送岗”等招聘会,为贫困青年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全团联动引导贫困青年弘扬新风
今年年初,《新婚夜血案:不能承受的天价彩礼之痛》、《儿子要结婚,老子彩礼钱刚还完》等新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天价彩礼”“因婚致贫”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要破解“因婚致贫”的难题,就要引导农村青年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树立“不要房、不要车、自己家业自己创”的良好风气。黑河团市委发挥组织优势,把准青年脉搏,在微信、微博、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等新媒体阵地编发引导移风易俗相关文章。市、县、乡三级团干部全员行动,在朋友圈、微信群、好友中转发,做到全市乡镇全覆盖,累计转发千余次,点赞5000余个。线上开展活动的同时,深入爱辉区四嘉子乡,开展“青年之声·争做乡村好青年引领婚嫁新风尚”线下主题宣传活动,覆盖农村青年500余人。
树立新风,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农村青年变索取为反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除此之外,还要为农村青年搭建创业致富、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创家业”。团市委加强市青年创业者协会建设,开展创业政策解读活动,举办免费电商培训10场,培训青年1800余人,努力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本领。持续推进银团挂职工作,落实“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政策,累计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
圆梦助学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摆脱贫困需要知识。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黑河团市委持续深化共青团圆梦助学行动。年初,举办了共青团“青春暖流”爱心助学联欢会,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与困境青少年心手相牵,现场捐助助学金20万元。7月,启动了共青团“金秋助学”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开展募捐,全市共募集助学金24.3万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到省匹配助学金8.1万元。捐助贫困学生1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25人,全市高中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
在改善贫困学生物质生活的同时,团市委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做到既“扶智”又“扶志”。推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累计结对学校51所,结对农民工子女为11131人,在学业辅导、自护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开展活动。连续多年深入贫困村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72小时”公益行活动,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生活用品,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时光。这些针对贫困青少年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让他们树立了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