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恩亭深入嫩江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调研时强调
聚焦优势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发展
8月23日至24日,市委书记秦恩亭深入到嫩江县,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就加快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进行调研。他强调,要结合做好“三篇大文章”,聚焦优势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崇义及市委政研室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嫩江县联兴乡哈什太村,往昔的古道驿站,今日的水稻产业村。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嫩江县大力实施科洛河灌区水田开发规划和高产稳产粮田项目,引进浙江农发集团绿农瑞丰公司,在哈什太村建设了9000亩水稻种植基地,推行全新种植和销售模式,在种植上,采取“公司+外进大户+本地农户”的模式,引进7个外地专业水稻种植大户进行种植,并由公司对水稻进行回收;销售上,采取CSA(社区支持农业的一种众筹形式)认证模式,进行包产包销,使每公斤大米售价达到4.6元。“水稻种植基地今年预计每公顷地产粮1500斤,户均增收7000元……”县乡基层负责同志介绍说。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秆弯下了腰,闻着微风吹过稻田飘来的阵阵稻香,秦恩亭充分肯定了该村旱改水项目和水稻种植基地建设,要求县乡相关部门继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种植结构调整,发挥农业种植基地的试验、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农业种植、销售等方面的新型运作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嫩江12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由象屿农产集团投资建设,主要生产结晶糖、苏氨酸等玉米深加工产品,项目投资估算约27亿元,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诺普信金融项目于今年1月由嫩江县维民生态合作社与深圳诺普信集团、深圳市诺普信农资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当年为县域合作社提供种植贷款8000万元,供应化肥1.8万吨和2600万元的农药,同时,维民生态合作社联合12家合作社,组建了维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农民发展杂粮小包装精深加工;黑龙江十六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谷杂粮、杂粮粉等系列产品,经销商300余家,全国销售网点达千余个。了解到嫩江县“原字号”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如火如荼,产品远销各地,秦恩亭对涉农企业在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做出贡献表示感谢,要求涉农企业善于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探索完善涉农服务新模式;与农业合作社、农民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功能性,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深入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度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打造功能食品、绿色食品的重要供给基地。
随后,秦恩亭来到嫩江现代农机农资服务综合体项目现场,听取项目前期、规划设计介绍,要求建设企业发挥高端团队优势,按照打造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设计风格,建设集农机销售、综合维修保养、配套配件销售和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综合物流园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服务配套项目。
红石砬子水电站项目,是我市做好“三篇大文章”中的“新字号”市级重点产业项目,是嫩江德馨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嫩江丰富的水资源、优越的地理条件,在位于嫩江干流红石砬子段投资建设的一座中型水电站。该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总投资3.71亿元,水库总库容3285万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4.1万千瓦,建成后年可发电1.1亿千瓦时。目前,已完成投资7200万元,完成水电站厂房土石方开挖37.1万立方米、尾水渠土方7.5万立方米及部分临时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输变电线路已通过省电力公司接入系统审批。秦恩亭深入该水电站项目的首水渠、挡水坝选址等处,认真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详细询问水库库容、水位差、发电量等方面具体数据。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嫩江丰富资源和独特条件,大力开发新型能源产业,加快水电项目建设进程。要利用好水库库区,发展冷水鱼养殖、现代旅游等产业,实现一个水库多种用途,通过建设一个项目带动多个产业发展。
在嫩江凯迪绿色能源开发项目、华亿珍珠岩保温板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现场,秦恩亭了解绿色能源循环利用、新型保温板开发情况;来到位于多宝山镇的华西龙冶生物质电厂项目现场,询问项目前期建设推进情况,查看嫩江县增量用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示范项目的基本构架,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快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引导和帮助停建项目、停产企业采取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本,促进旧存量变成新增量;加大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力度,聚焦优势领域,引进优质项目和战略投资主体;深入研究对接市场,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让这些具有广阔前景的重点产业和项目,成为推动黑河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