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精准施策广泛宣传普治并举
五市多层次依法治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六五”普法以来,五市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普法工作思路、举措,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深化多层次依法治理,为五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并荣获全省“六五”普法先进市荣誉称号。
加强领导,凝聚合力。这个市坚持“普法为民、法治惠民”的工作理念,把“六五”普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和推进。健全完善了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制度,制定下发了五市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召开“六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对“六五”普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普法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市财政每年足额拨付普法宣传教育经费,市人大、市政协定期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检查、视察,在全市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部门实施、各单位协调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精准施策,增强效果。以党员干部、青少年、农村“两委”干部和农民为重点,利用法制巡回宣讲、培训班、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印发《关于在“六五”普法期间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意见》、《全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办法》,健全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在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以“与法同行,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征订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1600册,编印《青少年常用法律知识手册》2000册,组织全市4400余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了法律知识考试。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立法律图书角,举办农村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和农村普法骨干培训班,编印《农民常用法律知识手册》3000册免费发放,有效提高了精准普法工作效果。
文化引领,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文化对法制宣传教育的促进作用,出台《关于加强五大连池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途径。投资9万余元在迎宾路东侧建设了法治文化广场。依托“法律七进”“法律大集”等载体,开展“重民生、促发展、走基层”法治文化宣讲,组织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和普法工作者开展普法宣传。利用“828”法治宣传日,举办大型法治专场文艺演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万余份,提供法律咨询3200余人次,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普法学法用法氛围。
普治并举,依法治理。强化法治舆论宣传,及时前移普法阵地,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依法有序推进。2011年以来,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事项决策进行经济效益、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实施三调联动,深入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加快推进“天眼工程”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工作。以基层民主法治单位创建为目标,确定龙镇发展村、联通公司、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等6个民主法治建设示范点。“六五”普法以来,全市共3个单位(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单位(村),有1所学校、13个村被评为黑河市级民主法治单位,基层法治创建活动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