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站 > 城市资讯 正文
实现五个新突破凝心聚力保民生
来源: 黑河日报           作者:
 

  就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市六次党代会精神,记者采访了黑河市民政局局长张兆华。她说,全市民政系统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黑河市六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十大新体系”,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为黑河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民生保障。

  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建设候鸟养老、休闲养生、跨国旅养特色养老体验基地,打造最佳养老目的地。广泛推介中俄跨国旅居养老和五大连池风景区康疗养生品牌,将五大连池—黑河—俄布市“两国三地”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成全省、全国候鸟跨国旅居养老热线。与外地联盟机构深度合作,吸引更多国内外老年人来我市消夏避暑、康疗养老,旅居养老人数突破4万人以上。巩固“中俄跨国旅居养老互访交流年”成果,在全省率先组织两国老年人开展互访体验活动。完成建筑面积10096平方米黑河市精神病人福利院建设,为贫困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照护、康复等服务。

  在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整合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工作,建立城乡统筹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救助范围覆盖符合条件的所有因病致贫家庭。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兜底保障。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衔接。完善跨部门、跨行业多层次救助申请家庭收入和财产核对机制。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提高临时救助的应急救助时效。

  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出台《黑河市落实黑龙江省第八届双拥模范城(县、区)命名暨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精神的意见》。全面实施军地“双四”工程,在拥军优属方面,地方千方百计办好军队急需的事、军人期盼的事、军属安心的事、优抚对象满意的事。在拥政爱民方面,驻黑各军(警)部队做好平安黑河守护者、幸福黑河建设者、文明黑河引领者、美丽黑河宣传者“四个做好”工程,实现军地协作共赢发展。强化军地双方在科技创新、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城市创建、文化教育、社会管理、人才培养、思想建设等方面的广泛融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深入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

  在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修订县(市、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保障预案,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社会动员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公益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市级、县(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活动,开展面向社会、形式多样、公众广泛参与的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依托城乡社区、共青团、红十字会、志愿者等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避险演练等活动。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城乡社区治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建设城乡社区服务活动用房和室外休闲活动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密切与居民多渠道交流互动,引导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出台我市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拓宽居民群众和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协商的范围和途径,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鼓励引导城市社区工作者、村干部参加国家统一社工师职业水平考试,提高服务居民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依托社区网格长,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开展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试点,“联动”为居民服务。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基层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完备、治理规范有序的农村典型社区,争创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县(市、区)、乡镇、社区。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抓好全市第11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选齐配强新一届村委会班子,为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本报记者穆怀平

编辑:张桂媛
相关新闻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