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各具特色,着力建设德育新阵地—
逊克县率先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
近年来,逊克县以“增量升级”为突破口,立足县情、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认真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目前,全县8所学校都被批准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在校学生“全覆盖”。
逊克县地处北部边陲,学校相对分散,各校发展不均衡,师资配备和学生数量存在很大差异,给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逊克县加大对拟申报少年宫的学校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申报理由,提高申报成功率,现已累计争取国投资金500万元,并为今后持续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各校情况不一,采取不同方式管理,确保设备不闲置、活动常开展。实验小学起步较晚,投入相对滞后,该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边活动、边投入、边建设、边规范;车陆明德小学学生数少,他们主动将素质教育、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使文体、科研等设备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民族中学少年宫投入多、起步早、设备全、效果好,县文明办组织各少年宫学校负责人到该校参观,学习其经验和做法;民族小学少年宫鄂伦春族和俄罗斯族学生多,在设备申请时,把具有民族特色的设备投到这里,努力使民族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针对乡村学校少年宫日常管理更具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功能定位不错位、使用原则不走样,同时要求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制定完善的器材管理、辅导员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逊克县文明办会同财政局、教体局等行政主管部门对各校分类指导,使各少年宫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彩,形式更灵活多样,档案建设更规范完备,设备使用更高效严格。坚持公益性、普及性和整合性原则,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成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阵地、文体活动重要平台、科普活动重要场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提供人、财、物等方面支持,有针对性地引导各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乡村学校少年宫场地改造及设施配备,保证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顺利推进。坚持抓长久,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实现新突破。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制定完善明确、科学、务实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中长期建设规划。坚持“建管结合,以管为主”的原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组建专业与半专业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聘请一些书法、音乐、美术协会会员作为辅导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对孩子和家长实行服务式管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打造学生的成长乐园、特长基地、释压场所、道德园田。建立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形成车陆的歌伴舞、干岔子的板凳舞、逊河的中国画、民中的“冰雪画”、民小的“民族风”、三小的钢琴曲、二中的管弦乐等“一校一品、各具特色”的生动局面,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放飞梦想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