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站 > 城市资讯 正文
我从来不退缩 记北安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孙金伟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为企业服务,大事小事一箩筐,事事都要用心

  招商引资向来都是开发区的大事儿。几年的摸爬滚打下来,孙金伟有自己的理解:“盲目招商、泛泛招商,最终会导致两败俱伤——地方浪费财力,企业无效益。招商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资源和市场,落地的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三年来,“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做得有声有色。目前,健康产业园已有两个龙头企业象屿集团和谷神集团入驻,象屿仓储物流项目去年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正在建设的象屿生化项目今年11月即将投产,产值预计达11个亿。整个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有66家之多。

  提起招商引资,孙金伟感慨颇多。去年,为谈成大连佐源糖业的一个项目,他往返大连等地十几次,一次为了在对方上午开董事会之前将北安政府的决定传达到,他连夜赶去,说明决定后饭都没吃又赶了回来。虽然电话也可以沟通,但是专程赶往更能表达招商诚意。“看似一个电话的小事儿,却关系到一个大项目,不认真怎么能行?”

  那一年,为了能和山东一家大企业搭桥,他和团队吃了十余次闭门羹,但始终没有放弃,一行人托门子、找关系,费尽周折。这样的经历不胜枚举。“如果中途放弃,也许放弃的就是北安发展的一次良机,不全力以赴怎么能行?”

  为企业服务,大事小事一箩筐,事事都要用心。在他看来,办好一件小事,能留住一个企业,办不好,能丢掉一批企业。

  象屿集团是北安最大的招商企业,施工时涉及的事项繁杂琐碎。那一个多月里,孙金伟吃住在工地,只要企业有要求,他都尽快现场给予解决。有一条农村供电主干线,要经过象屿仓储的大塔上面,项目要求:这条线路要迁走。因为做预算等前期工作,时间往后推移了。象屿的老总不明就里一遍遍给他打电话催促开工。孙金伟没有说什么,在迁移了供电线路后,他又赶着去协调老百姓拆迁的事了。“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又向谁说呢?”孙金伟的眼角有些湿润。

  在孙金伟这儿,园区企业有求必应,不打折扣。他用真心和真情感动了他们,企业信得过他、离不开他。去年,省里工作组来北安调研,象屿老总主动反映说:“北安经济开发区给我们办了好多实事。”

   “敢担当就是有困难站出来”

  开发区的工作事关北安发展大局。三年来,连续两年春节上班的第一时间,市委书记、市长都到开发区调研。孙金伟心里清楚,领导是在鼓劲儿,同时也是在加担子。

  “这种责任感让我时刻绷紧神经,由不得多想,只想着把事干好,好事干得更好。”

  2015年5月,在一个项目开工仪式前一天,风大雨大,开工仪式的广告牌安装不上,他冒着风雨连夜找人做挡板挂牌子,工作到后半夜两点多钟,回家后一直睡不安稳,凌晨五点多,他冒着大雨又赶到开工现场,和同事一起守着广告牌直到开幕式结束。

  “开发区主任的活儿,没有担当是干不来的。”北安经济开发区没有行政执法职能,用开发区副主任安海泉的话说:“开发区说话只有上句,没有下句,办啥事都得求人。”为了服务企业,孙金伟到相关职能部门打包票、立承诺是常有的事儿。

  园区的一家蓝莓企业上门来找,说电力部门要加收电费,了解情况后才知道:电力部门升级改造没有告诉园区和企业,但是按规定,这笔钱不应该向企业收取。他出面担保调停并制止了这项不合理收费。“省10万元是小事,还企业一个干净的发展环境是大事。”

  “敢担当就是有困难站出来,出问题我顶着。”三年来的艰辛付出让孙金伟切身体会到这其中的分量和含义。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记录着孙金伟和他的团队伴随开发区的成长一路向前的足迹。汽车产业园已有31个汽车销售企业49个品牌4S、2S店入驻;总投资25亿元的黑龙江象屿金谷农产有限公司60万吨玉米深加工和55万吨玉米仓储物流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润城国际商贸港项目、宏维农业物产项目、福润稻谷深加工项目……这些大项目、好项目已成为开发区的新名片。孙金伟说:“‘十三五’期间要将北安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哈绥北黑’产业聚集带上的重要园区,建成全省重点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晋升为黑龙江省重点经济开发区。”他的脚步迈得更加踏实稳健。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曲慧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