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站 > 城市资讯 正文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十二五”以来,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市法院先后涌现出省级以上先进集体66个、先进个人177人次,黑河中院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全省保密先进集体,分别被省委政法委、市委、市委政法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维护社会和谐,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五年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80111件,审结79162件,综合结案率为98.5%;中院受理各类案件16686件,审结16628件,综合结案率为99.6%。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126件,判处罪犯4641人,促进社会治安稳定。依法审理民商事纠纷,平等保护各类诉讼主体,审结一审民事和商事案件 38739件,标的额21.7亿元,维护和谐社会秩序。认真执行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417件,执结行政机关申请的非诉执行案件1388件,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加大强制执行力度,执结各类申请执行案件15311件,执结标的额15.3亿元,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增强大局意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紧紧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五大工程”,加强产业项目、现代农业、旅贸升级等专项服务,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双访双征”活动,提供法律服务,为公司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适应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司法需求,制定《关于服务经济、服务群众的工作意见》,确定了服务“龙江丝路经济带”的十项措施,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参加市委政法委“中小企业法律援助中心”活动,与市工商联联合成立非公企业纠纷调处指导中心,编制非公企业名册及服务工作簿,辐射市区会员企业30余家。积极参与党委政府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等咨询活动,促进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法官五进”活动,深入企业、基层单位和厂矿乡村,接受法律咨询,让基层群众受益。爱辉区法院探索建立与俄布市间民商事领域司法协助机制,为外经贸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制发建议209篇,促进行业、企业整改问题173余项。

  坚持司法为民,强化便民诉讼服务

  依靠市委坚强领导,积极争得各方面理解支持,推进司法为民,院长刘锁星许下的“七项承诺”,全部得以落实。筹建诉讼服务中心,推行立案工作“一站式”服务,提供婚姻家庭、农业生产、危险驾驶、边贸旅游等诉讼指南资料,方便企业、群众诉讼。全面启动速裁调解机制,基层法院成立速裁庭或诉前调解工作组,在诉前化解矛盾纠纷,减少群众诉累,诉前调解结案1242件。强化案件当事人回访,开展诉调对接和判后答疑工作,判后答疑比例大幅提高。深化“巡回审判”活动,普遍实现常态巡回、定期回访工作模式,共开展巡回审判2623次,结案3814件。孙吴、逊克、嫩江、五市法院还协调人大、政协、公安等多部门联动,助力开展巡回审判、案件回访活动,提高群众认知度。逊克、嫩江充分发挥巡回审判车作用,提高巡回审判工作效率。北安法院开设“法律服务热线”、“妇女维权热线”和“青少年维权热线”,全面落实涉诉困难群体救助办法,保障弱势群体行使诉讼权利。五年来,共为1274件案件当事人,依法减免缓收诉讼费483.9万元,为刑事被害人实施司法救助123件150余人。

  推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乘势推进司法公开。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市法院共投入近1500万元,初步完成“一个法庭、两个系统、三大平台、四大网络”工程建设。四年来,共上传公开裁判文书7704份,公开庭审录播案件276个。两级法院全部开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相继开通微信平台,通过新媒体技术及时向群众发布法院工作动态、案件快报等情况,网站年度访问超300万人次,微博关注度超30万人次。举行开放日活动,展现法院良好形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群众代表参观法院、旁听庭审、进行座谈,全市法院共举办法院开放日59次。加强法律宣传,提高百姓法律素质,开展法律宣传148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8000余人次,发放普法宣传单2万余份。

  “十三五”开局之年已经到来,黑河中院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紧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为黑河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编辑:曲慧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