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高校凭借悠久的对俄交流历史,充分发挥地缘与人缘优势,将对俄交流合作作为国际交流的重点,不断拓展对俄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在校际交流、举办国际会议、科研教学合作、学生互动等方面已成为全国高校对俄合作的典范,对俄教育合作渐入佳境。
“对俄引智是促进我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哈工大、哈医大、黑大等高校多措并举促进对俄交流,将来访发展为互访,以短期专家促长期专家,从讲学到科研合作,使聘请教师的专业学科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使对俄引智工作成效显著。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对俄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先后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工学院、图拉工学院建立了校际关系;同车列亚宾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等几家国立技术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几年来,前来学校进行长期和短期讲学、合作科研、考察、访问的俄方专家、学者达180人次,学科领域涉及机械、电气、化工、采矿及建筑等方面,合作科研课题20余项,引进了热喷涂技术及其设备10余套。
哈工大结合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建设,聘请俄罗斯专家培养高水平人才,其中,曾聘请俄萨玛拉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举办航天器专业师资班,先后请34名俄专家来校开课23门,12名学员毕业设计在俄进行,为我国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新专业的建设和国家航天科技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为不断拓宽对俄教育交流领域,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新路,我省各高校正有计划、分阶段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学生、教师赴俄研修学习或开展合作研究,吸引更多俄罗斯专家和学者来哈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近年来,我省已与阿穆尔州等俄周边省区建立了稳定的地方政府交流机制,在框架内定期举办中俄大学校长论坛等活动;已派出赴俄访问人员1200余人次,邀请来访800余人次,公派出国留学102人,接受俄罗斯留学生万余人,聘请长、短期俄罗斯专家800余人,开展科技合作项目80多个;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别牵头成立了中俄同类高校联盟,为中俄双方高校全面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注重加强中俄青少年交流,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夏令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每年与俄罗斯双向交流师生4000至5000余人;依托海外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言和中华文化,年培训各类人员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