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吴县红旗乡建设村村民孙殿清家,墙上挂着一块“五星新农家”的牌子,这是他在今年孙吴县第一届“五星新农家”评选活动中获得的光荣称号。
“这两年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终于摘掉了贫困户帽子!”孙殿清望着墙上那闪亮的五颗星和满圈的小猪,发自内心地感慨:“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县检察院的帮助。”
孙殿清今年66岁,患有脑梗、冠心病和心绞痛,妻子患有陈旧性肺结核,老两口早已没有了劳动能力,老母亲在世时一直与他和老伴儿生活在一起,他们38岁的儿子也不幸患有美尼尔综合征,读初中的孙女由他和老伴儿照顾,全家一年为数不多的土地收入连看病吃药都不够,一直过着贫困的日子。
家中的困境并没有将这个顽强、倔强的东北男人打倒。肩负着整个家庭的责任,孙殿清坚强前行,打零工、上山采野菜、刨药材,从未放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努力。
2016年,脱贫攻坚战在孙吴大地上全面深化,孙殿清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孙吴县检察院是红旗乡建设村的帮扶单位,两任检察长曾多次来到孙殿清家里和他一同探讨如何脱贫,最终确定了养猪这个脱贫项目。拉水泥、送钢筋、送木材……检察院帮助他建起了70平方米的永久性猪舍,购买了4头繁育母猪和种猪,还给他送来了猪饲料,并聘请畜牧专家教他养猪技术。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和孙殿清的精心饲养下,4头肥猪个个膘肥体壮。2016年底,通过母猪繁育卖了几个猪仔,家中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老孙不但还清了外债,有了结余,还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孙殿清奔向美好生活的脚步没有停歇,县检察院的帮扶也从未停止。2017年8月,孙殿清又碰到一个难题:家中母猪刚产下11头小猪,饲料费用增加、资金周转不开。正当他犯愁的时候,检察院帮助他联系卖掉即将出栏的肥猪,还给他送来了买饲料的钱。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都能战胜”,孙殿清一直坚持着这个信念。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孙逐渐摸索总结出了养猪的经验,成活率和出栏率都达到85%以上。母猪繁育、肥猪出栏,这两年老孙家的日子越发好了起来,“无债一身轻”,66岁的老孙精神矍铄,动力满满,成了村里男女老少学习的榜样,贫困群众纷纷向他“取经”。贫困户宋显刚和姚富强就是老孙家的常客,几个人常常一起研究探讨脱贫的出路,老孙也毫无保留的分享着这几年探索出的养猪窍门,在老孙的带动下他们两人也开始尝试着养猪增加收入。今年三个人还琢磨着怎样给猪舍改建单独的饲料室,让猪舍布局更合理、饲料储存更规范……自力更生、主动脱贫,建设村贫困群众脱贫的精气神儿十足。
艰难人生不低头,吃苦肯干摘穷帽。窗明几净的房屋,干净整洁的院落,鲜嫩水灵的蔬菜,欢蹦乱跳的小猪,病情好转的老伴儿,成绩优异的孙女,稳定分红的收入,越来越多的政策帮扶……从无望到希望,从贫困到脱贫,从被动帮扶到自强脱贫,老孙一家的所有转变,得益于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得益于所有包扶人的真帮实扶,更得益于他自身的不懈努力。
脱贫有信心,日子有奔头。已过花甲之年的老孙如今依然胸怀梦想,那就是利用建设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散养笨猪,主打绿色健康猪肉,让城里人吃上农村的“放心肉”,也让深山腹地的乡亲们一步步富裕起来。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