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站
>
城市资讯
北安:七十载军工精神 庆华人薪火相传
2020-10-16 09:20: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胡冬雪
关注东北网
岁月沧桑,史勖后人。70年前,一所兵工厂的建立,点燃了北安城薪火相传的红色军工火种,北迁的军工人在红色北安,开启了军工创业之路,为我国国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70年后的今天,几代庆华人再次聚首,共同探寻岁月的痕迹,重新翻看壮美如歌的军工篇章。
10月14日,纪念庆华工具厂北迁七十周年暨《匠勋》首发仪式在北安市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遗址区隆重举行。副市长郭有志、原庆华厂部分老领导、老工人代表出席仪式。
郭有志代表北安市委、市政府向北迁建厂的1631名军工战士致敬,向为国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军工前辈们致敬。他说,庆华厂史是一部红色历史,悠悠岁月70载,历史不曾忘却。刘长泰先生把庆华精神中的人物撰写成书,鼓舞更多的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北安市委、市政府对红色军工历史遗址的保护、利用、传承十分重视,我们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庆华精神、红色军工文化将会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庆华北迁七十载回顾专题片《枪魂永恒》将大家引入到70年前庆华厂军工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唤起了曾经为庆华厂建设及发展挥洒青春热血的军工人的共同记忆。1950年11月,1631名老兵工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放弃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沈阳来到黑龙江边陲小镇北安,顶风冒雪,艰苦奋战,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仅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手拉肩扛地把一个日伪遗留下来的旧兵营改造成了新中国的兵工厂,及时地生产出三十五万多支50式冲锋枪,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新中国的红色军工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庆华厂的辉煌历史,是由几代庆华人谱写的,期间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匠勋》是原庆华工具厂办公室主任、《枪魂》作者刘长泰历时两年,呕心沥血推出的长篇纪实文学力作,全书40万字,分为14个篇章,书中汇集了庆华兵工人从支援抗美援朝北迁建设到改革开放离开兵器工业这一段历程中的106个故事。故事中提及到上千个造枪人的名字,描写出数百个人物形象,把老一代庆华人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创造一个个奇迹的经历描写得荡气回肠。
北安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承载着延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红色军工精神……多年来,在北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保护历史遗址、传承红色文化和军工精神,目前已成为我省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北安独具特色的城市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