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站  >  黑河文苑
搜 索
油流奔日 歌声向家
2018-12-03 10:52:26 来源:黑河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他是从北安走出来的音乐家,他是大庆市文联副主席、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东北石油大学教师刘振华。从艺以来,刘振华创作了声乐、器乐、电视音乐、舞蹈音乐千余部(首),其中部分声乐作品结集成《油流奔日》,已出版发行。

  我从故乡来

  刘振华有一条喜欢的座右铭:清泉高不过源头,成就大不过信念。是啊,他音乐的源头就是故乡北安。

  1956年出生的刘振华,幼年和学生时代就凸显出特有的音乐天赋和非凡的感知能力。他每天晚上在父母下班后去听家庭演唱会。父亲演唱东北二人转的单出头,母亲则演唱东北民歌,观众就是他和左右邻居。在这样的文化影响和陶冶下,他参加了“红孩子”宣传队,在宣传队里跳舞、唱歌、学习乐器演奏,这段时期,他学会了十几种乐器的演奏。有时给大家唱几句《小燕子》、《美丽的哈瓦那》等儿童歌曲。他1975年下乡,1977年考上黑河师范学校,后在音乐学院进修作曲、指挥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安市教育局教育股,后来以特殊人才调入大庆石油学院从事校园文化和教学工作。

  艺路跋涉者

  音乐创作犹如十月怀胎,要孕育、要优生、要健康,还要有好的形象和好的灵感。他的声乐作品题材较为广泛,生态题材如《百湖之恋》、《湿地印象》等作品,体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对话,以及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的尊重。他在很多歌曲中采用了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形式上采用了女声独唱加伴唱,好似人群在与大自然对话与大湿地、大湖泊相互深情表达,具有水乡风格的旋律,仿佛把人们带来了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妙境地,适合用民通唱法演唱。

  他在旋律中力求手法灵活多样。如《大庆女性》这首歌中,则运用了民间音乐中“咬鱼尾”的创作手法进行创作。根据唐(五代)时期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所创作的舞蹈音乐《古韵新音》,借鉴了《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经过挖掘整理,并加入时代元素等手段,最后吸纳到作品之中,给人以古朴典雅、气势宏大、耳目一新的宫廷舞蹈音乐的感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深受欢迎。在创作奥运歌曲《为中国喝彩》时,他运用了国际音乐元素与传统音乐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并借鉴了中国戏曲紧拉慢唱、长短结合的节奏,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富有民族特色兼具动感和张力。

  荒原追梦人

  作为一个作曲家,在他创作中伴随了很多苦涩的泪水和心酸,他虚心向老师们学习,在他走上创作道路的同时得到了许多专家老师、同学、朋友为他指点迷津,音乐大家时乐濛、王铭、徐沛东、生茂、张丕基、刘诗召等都给予了他热情的鼓励和鞭策。与他合作的有著名作词家王健、张藜、李幼蓉、马金星、宋青松等。当年著名作曲家吕远在为刘振华颁奖后,曾亲切地对他说:“你的获奖歌曲《克拉玛依的晚霞》和我的《克拉玛依之歌》构成了姊妹篇,衷心祝贺你,希望你继续为石油歌唱。”

  歌唱新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刘振华创作的音乐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70余部(首),在各级媒体出版、发表、播出作品百余部(首);歌曲《克拉玛依的晚霞》、《共建和谐中华》、《为中国喝彩》、《领航中国向未来》等10余首歌曲获国家级金奖;歌曲《相约美好》被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活动执委会定为“会歌”。

  油流奔日,歌声向家。这位从乌裕尔河畔走出去的音乐家,始终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总是把对家乡的牵挂放在心上。面对成功的鲜花和掌声,他又有了新的目标和新的梦想,为这片美丽的土地放歌、为新时代放歌、为新生活放歌! 边瑾本报记者高鑫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