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站  >  城市资讯
搜 索
耄耋老人的练摊生活
2018-04-28 10:27:20 来源: 黑河日报  作者:张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 黑河市区中方国贸城门前,有五六个卖鞋垫儿等杂货的摆摊人,其中有位年老的妇人,操着一口山东话,不时的与过往的路人搭讪,叫卖着摊上的杂货,特别引人注意。

  她叫栾玉英,今年84岁,五十多年前从山东来到黑河定居,出摊卖杂货二十多年了,在她心里,她已经成为真正的黑河人了。

  栾玉英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虽然有些山东口音,但交流并无障碍。“黑河刚开放时我就出摊了,那时在老客运站门前,卖些鞋垫儿、针头线脑等杂物,后来客运站搬迁,我将小摊

  搬到了老西市场南门附近继续卖杂货,前几年西市场解体,我又搬到现在的位置,一直到现在。”老人家几句话轻松的介绍完了她二十多年的出摊过程,言语中没有丝毫的卡顿,更没有抱怨与苦涩。附近的商贩告诉记者,栾老太为人和善,年轻时做过瓦工负责抹灰,啤酒厂附近的某栋大楼建设时外墙面的水泥就是她抹的。

  栾玉英说自己身体很好,没有什么大毛病。虽然牙是镶的,但食欲一直都很不错。每天中午女儿

  把热乎的饭菜送来,陪她聊会儿天。“其实附近就有卖饭的,很方便的,但

  女儿担心我吃不好,每餐都会有饭有汤。”栾玉英说。

  八年前栾玉英的老伴去世后,女儿就时常陪伴在她身边。外孙去外地读大学后,女儿就搬过来与她同住。前几年老人的平房动迁,分到了高层。四个儿女都不要,只希望老人健康快乐。 老人是“五七工”,每月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有一定的保障。儿女多次劝栾玉英不要再出摊了,在家享享清福,但栾玉英认为自食其力是最光荣的。栾玉英乐观地说,半辈子出苦力干重活,都没把自己累坏,现在这样的工作强度更没问题了。以前出摊的小车早上从家推来晚上再推回去很麻烦,现在附近租了个库存放,经营更方便了。文/摄本报记者张嵩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