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着眼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推动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发展为目标,采取“四面镜子”工作法,构建区域统筹、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功能互补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瞄准“反光镜”,靠前一点知民情。将辖区居民冷暖需求作为“反光镜”,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将15个社区划分为480个责任网格,进一步完善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由社区骨干、驻区单位工作人员、 “两新”组织人员成立网格包保小组,对辖区居民基本情况开展入户调查,进行登记造册。通过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地广泛接触,把居民对社会民生的意见和建议“反射”上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畅通党群干群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建立有效的社区管理工作网络,为满足社区群众多元化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保障。 “民情”气象站做到指标准、情况实,让更多居民在社区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升华。
调准“显微镜”,想深一层顺民意。全面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工作格局,全力构建以街道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框架、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吸引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实行“大家议、大家管、大家办”的方法,调准“显微镜”分析社情民意,找出问题症结对症下药,实现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和谐共促,切实增强社区服务居民的整体功能。积极搭建以爱心超市、爱心基金为基础的困难救助平台,开展助学、助贫、助残、助孤活动。年初以来,筹措并发放救助资金10.7万元,形成老有所养、幼有所爱、贫有所扶、病有所医、困有所帮、孤有所伴、残有所助的新气象。
核准“放大镜”,站高一步适民需。在收集社情民意过程中,社区党组织树立小党建、大服务的工作理念,始终牢记居民利益无小事,把小问题放到社区工作全局中去衡量,把问题“放大”。通过“一张小名片、一块小黑板、一份小报纸、一个小博客”的“四个小媒介”,传播党的惠民政策、社区服务事项、社会文体活动等信息,让群众真正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拓宽了服务居民的社会监督渠道。为保证居民只跑一次路、只进一家门、只找一个人就能把事办成,社区党总支全面公开各服务窗口办事程序、办结时限等流程,坚持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体化办公的“一条龙”服务机制,采取直接办理、承诺办理、全程代理、联合办理等方式,确保居民诉求第一时间受理、居民困难第一时间解决、邻里纠纷第一时间化解。
校准“望远镜”,看远一眼惠民利。立足长远,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积极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社区便民服务,不断壮大便民服务队伍、拓宽便民服务项目、创新便民服务渠道、扩大便民服务覆盖。在全区建立了涉及再就业、医疗保健、信息咨询等内容的社区便民服务站22个,便民服务点101个。开展了以给下岗工人送技术、给创业居民送信息、给困难居民送温暖、给孤寡老人送健康、给千家万户送平安的“真情五送”活动,为下岗职工、贫困户共1211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办理就业、失业证9736个,为635名老人免费健康检查。不断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利用楼宇党建推广楼道文化,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